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损伤控制外科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

来源:黑龙江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1 11: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以往调查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因严重创伤病死者达350万,其中大多为年轻患者 [1] 。严重腹部创伤是由建筑工地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导致的,患者多存在内环境紊乱、凝血障碍、低

以往调查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因严重创伤病死者达350万,其中大多为年轻患者[1]。严重腹部创伤是由建筑工地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导致的,患者多存在内环境紊乱、凝血障碍、低温等,早期实施确定性手术会加重患者继发性损伤,因此严重腹部创伤救治原则是有效控制原发性损伤,最大限度减少继发性损伤。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是由Rotodo等在1993年提出创伤外科急救理念,其认为与解剖关系恢复相比,严重创伤患者预后是由生理极限决定,故外科手术是整体治疗一个组成部分,应优先控制原发性损伤,减少继发性损伤。本研究选取55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分析DCS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55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其中女19例,男36例;年龄18~47岁,平均年龄(24.76±3.29)岁;受伤至就诊时间0.5~10 h,平均(2.31±0.88)h;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70分,平均(25.88±4.88)分;受伤原因高空坠落12例,交通事故39例,其他损伤4例;腹部闭合性损伤33例,开放性损伤22例;合并胰腺损伤11例,结肠直肠损伤4例,肝破裂41例,肾脏损伤8例,十二指肠小肠破裂6例,脾破裂27例,下腔静脉损伤2例,膀胱损伤1例,门静脉损伤6例;15例合并腹部外脏器损伤,其中胸部外伤6例,颅脑外伤4例,骨盆骨折或脊柱四肢骨折5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治疗前体温低于35℃;pH<7.3;失血量较大,预计输血量>10个单位;部分凝血酶时间>50 s、凝血酶原时间>16 s;腹部≥2个位置复合型损伤;家属自愿对本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治疗期间因各种原因转院者;家属放弃救治者;受伤前合并精神、认知异常者;受伤后已接受过治疗,中途转至我院者。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高,且病患病情严重,若合并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则会明显增加治疗难度,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实践证实,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可发挥明显治疗效果。选取所在医院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对其临床用药治疗情况进行探究,现作如下分析。

1.3 方法

入院后快速询问患者病史、受伤原因等,实施辅助检查,建立静脉通道,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护,酌情实施经口气管插管,备血、保温,做好抢救准备。(1)简化快速手术:先积极控制出血,合并脾破裂实施脾动脉结扎或脾切除,应用纱布填塞止血;后腹膜大出血或重度肝损伤者以纱布填塞止血;门静脉下腔静脉重度裂伤修复后实施填塞止血;肾脏损伤以修补或切除填塞止血。再控制污染,肠管破裂者实施造瘘术;胆道胰腺损伤置管引流;十二指肠小肠破裂实施简单修补结扎;并冲洗腹腔,控制尿液、胆汁、肠内容物等漏出引起污染;合并腹部外脏器损伤者,实施胸部开胸引流术、急诊开颅等。处理完成后以敷料覆盖包扎、连续缝合等方式关闭腹腔。(2)复苏治疗:将患者收入重症监护室,酌情给予呼吸支持,血容量纠正休克,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给予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保持血压、心率等稳定,纠正凝血功能异常,给予保温措施,严密监测pH、凝血四项、乳酸等水平。(3)确定性手术:于凝血指标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后根据对应损伤及普外科手术原则实施确定性手术,取出填塞物,腹腔探查、重建解剖、修复损伤等。

1.4 观察指标

(1)统计预后情况。(2)比较ICU复苏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2]:该量表包含慢性健康状况评分(CPS)、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三部分,涉及呼吸频率、动脉血pH、血清肌酐、平均血压、血球压积等多个参数,最高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3)比较ICU复苏前后体温、pH值、凝血酶原时间(PT)。

1.5 统计学方法

入组55患者存活出院51例(92.73%),病死4例(7.27%)。2例(3.64%)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3.64%)病死于严重颅脑外伤合并肝破裂。

2 结果

2.1 预后情况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CPS、APS、APACHE-II总分、体温、pH值、PT)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存活率、病死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APACHE-II评分

为了压缩这些分散的调整值的范围,我们最小化它们的绝对值.最后的这个约束保证了在每次采样中调整数目都是最优的.

表1 复苏前后APACHE-II评分比较(±s) 分

组别ICU复苏前(n=55)ICU复苏后(n=55)t P CPS 4.51±1.88 4.48±1.92 0.083 0.934 APS 16.28±4.27 8.36±3.89 10.169 0.000 APACHE-II 22.31±4.09 12.76±3.87 12.578 0.000

2.3 生理指标

近期(10月 29日-11月 2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持稳运行。11月5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CFCI)为2319.29点,环比下跌5.52点,跌幅为0.24%;同比上涨317.21点,涨幅为15.84%;比基期下跌59.58点,跌幅为2.50%。

ICU复苏后体温、pH值较ICU复苏前升高,PT较ICU复苏前缩短(P<0.05),见表2。

ICU复苏前后C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复苏后APS、APACHE-II总分低于ICU复苏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复苏前后生理指标比较(±s)

组别ICU复苏前(n=55)ICU复苏后(n=55)t P体温(℃)34.59±0.31 35.91±0.28 23.435 0.000 pH值7.01±0.46 7.36±0.32 4.632 0.000 PT(s)18.62±3.41 15.30±3.28 5.204 0.000

3 讨论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常合并多脏器损伤,病情复杂。传统观点认为,任何外科疾病首次治疗均应为确定性手术,但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生理各项功能紊乱,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治疗,且以往首先接受解剖修复或重建患者,在手术成功条件下病死率仍无明显降低,促使临床医师、学者认识到导致死亡原因并非手术失败,而是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低体温、酸中毒[3]。根据这一发现,DCS理念被提出,其核心思想是迅速控制危重病情,避免较长手术时间及过多操作增加创伤,因此逐渐形成简单快速手术、液体复苏、确定性手术三阶段原则。陈涛等[4]研究对腹腔镜胆囊开窗次全切除术+大网膜填塞实施DCS理念,发现患者均康复出院,无病死发生。李小冬等[5]报道显示,与常规外科急救患者相比,实施DCS腹部严重创伤及急腹症患者血浆、浓缩红细胞悬液、羟乙基淀粉使用量明显减少,术后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入组患者中92.73%获得有效治疗而存活,病死率为7.27%,提示腹部严重创伤患者应用DCS,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陈飞等[6]研究显示,实施一期确定手术患者中病死率为41.7%,本研究与其相比明显降低。DCS首先对损伤出血部位进行止血,能有效控制出血,保证患者全身血容量,为患者复苏及后期确定性手术赢得机会,并清理肠管破裂、胆汁等引起污染,能预防感染及蛋白过度丢失,再进行复苏治疗,能纠正患者代谢紊乱,补充血容量,促进患者病情稳定,为确定性手术实施提供条件,一般在损伤控制后24~48 h患者未形成全身炎症,代谢紊乱得到纠正时实施手术,能有效减少不良预后发生。

3.2.2 加强乡村民俗文化建设。各县区应统筹协调辖区内各个乡镇结合实际,依托村民文化广场、村级民俗文化巡展等形式,建立特色化的乡村民俗文化发展机制。加强各区域乡村民俗文化的整合、交融,将乡村文化建设由传统的个体化建设向开放化建设方向转变,使乡村民俗文化在巡展中获得创新和发展[2]。

APACHE-II是一种权威性较高危重病病情评价量表,包含CPS、APS、年龄3项。以往研究指出,APACHE-II能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与病死率[7]。本研究结果显示,ICU复苏前后C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CU复苏后APS、APACHE-II总分低于ICU复苏前,提示腹部创伤患者应用DCS,能改善患者应激反应,控制患者病情。且本研究还发现,ICU复苏后体温、pH值较ICU复苏前升高,PT较ICU复苏前缩短,说明DCS可纠正患者内环境紊乱状态,改善患者体温与凝血功能。而目前普遍认同,凝血异常、代谢性酸中毒、低体温是腹部严重创伤患者“致死性三联征”,故改善以上指标对降低病死率意义重大[8]。另本研究4例病死患者,其中2例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病死于严重颅脑外伤合并肝破裂,而未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的肝破裂患者无病死发生,提示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颅脑外伤是导致腹部创伤患者病死主要原因,临床实施DCS时应给予警惕,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外科,能通过止血、控制腹腔污染等手段,改善患者应激反应,纠正患者内环境紊乱状态,改善患者体温与凝血功能,控制患者病情,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KIRKPATRICK A W,MCKEE J L,MCBETH P B,et al.The Damage Control Surgery in Austere Environments Research Group(DCSAERG):a dynamic program to facilitate real-time tele-mentoring/tele-diagnosis to address exsanguination in ex?treme and austere environments[J].J Trauma Acute Care Surg,2017,83(Suppl.1):156-163.

[2]王艳梅,李萍,侯铭,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患者病情评估效果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2):53-56.

[3]BENZ D,BALOGH Z J.Damage control surgery: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directions[J].Curr Opin Crit Care,2017,23(6):491-497.

[4]陈涛,周明银.损伤控制外科理念下腹腔镜胆囊开窗次全切除术+大网膜填塞治疗Calot三角冰冻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8,23(3):207-210.

[5]李小冬,桂得春.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在腹部严重创伤及急腹症救治中的应用价值[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8):748-750.

[6]陈飞,邬善敏,张贯启,等.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以肝破裂为主的腹部多发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急诊杂志,2017,18(4):273-276.

[7]HUANG J,XUAN D,LI X,et al.The value of APACHE II in pre?dicting mortality after paraquat poisoning in Chinese and Korean population[J].Medicine(Baltimore),2017,96(30):e6838.

[8]魏坦明,严经煌.应用损害控制外科原则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连枷胸的效果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7):513-516.

doi:10.3969/j.issn.1004-5775.2020.04.020

学科分类代码:320.61

中图分类号:R605.97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李秋泽,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急诊医学。

通信作者:郑晓晖,E-mail:16859755@qq.com。

[收稿日期:2020-01-04](编辑:严 亮)

文章来源:《黑龙江医学》 网址: http://www.hljyxzzs.cn/qikandaodu/2020/0521/344.html

上一篇:不同麻醉方式对骨科围术期血液保护与深静脉血
下一篇:电视胸腔镜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