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黑龙江一家庭食用自制酸汤子导致食物中毒,致

来源:黑龙江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2 04:5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12人在家中聚餐,其间9人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后出现食物中毒。目前,

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12人在家中聚餐,其间9人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后出现食物中毒。目前,此事件已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鸡西市委宣传部当时公布初步调查结果为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初步判定为黄曲霉毒素中毒。10月12日晚,黑龙江卫健委在官方微信发布预防食物中毒文章时,表示该事件初步定性是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高浓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食用的酸汤子食材已经冷冻了一年

对于此事,此前央视新闻报道称,10月5日早上,王某及其亲属12人在家中聚餐,聚餐时,制作了酸汤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位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当日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治疗。事件发生后,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鸡西市委宣传部当时公布初步调查结果为,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经医院化验检测,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初步判定为黄曲霉毒素中毒。10月12日下午6时,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秋冬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的文章,文章中表示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据悉,目前该起食物中毒事件已经造成8人死亡。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此中毒事件在让人感到悲痛和惋惜的同时,也再一次为大家敲响了注重食品安全的警钟。此前,就有媒体曾报道过7岁小女孩因为吃了浸泡两天两夜的黑木耳中毒的事件,而罪魁祸首也是因为米酵菌酸。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内科四疗,主治医师李宁介绍,不管是米酵菌酸还是黄曲霉素,摄入后都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米酵菌酸作为酵米面中毒和银耳中毒的病原菌产生的毒素之一,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是椰毒假单胞菌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毒性代谢产物。”李宁介绍,米酵菌酸中毒后,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重者出现黄疸、腹水、皮下出血、惊厥、抽搐、血尿、血便等肝脑肾实质性器官损害症状。“米酵菌酸是致死率最高的细菌毒素之一,目前医学上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

此外,李宁介绍,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其衍生物有约20种。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同时,它还是已知的最强生物致癌剂,摄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摄入20毫克就能致命。”

这些知识要牢记

据了解,目前,米酵菌酸已被证明可能存在于变质的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被米酵菌酸毒素污染的食品有变质的银耳,木耳,糯米面汤圆、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等等。”李宁说,想要预防米酵菌酸中毒,大家在选购河粉、米粉、薯粉、木耳、银耳等食材要选择正规渠道,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注意感官和保质期,贮存要注意保存条件和时间。“家庭购进的预包装谷类食品要根据产品包装标识的保存条件储存食品,且在保质期内食用完。若是购进散装的食品,要放在冷藏环境储存,且尽快食用完。家庭泡发木耳或银耳,泡发时间不宜太长,且一次不宜泡发太多,泡发好的木耳或银耳最好当餐食用完。泡发后未食用完的食物要放在冷藏环境储存,且尽量在1天内食用完。不要食用自采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木耳。”

此外,李宁介绍,黄曲霉素主要集中在霉变的粮粒中,凡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花生、玉米、大米都有可能被黄曲霉素污染。在食用前应仔细挑选,剔除霉变粒。

“在这还要提醒一下市民,如果在食用坚果时有苦味,一定要及时吐掉,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黄曲霉素要280℃的高温才能杀死,而水的沸点是100℃,所以用水煮发霉的花生、玉米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文章来源:《黑龙江医学》 网址: http://www.hljyxzzs.cn/zonghexinwen/2020/1022/661.html

上一篇:黑龙江盛京银屑病医生:银屑病并发症以糖尿病
下一篇:黑龙江一家庭食用“酸汤子”引发中毒 专家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