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创新发展黑龙江非遗助推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4)

来源:黑龙江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14: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陈志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体化与乡村振兴[J].文化遗产,2019,(03):13~22. [2]孙静茹.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有效治理路径探析[J].农村工作通讯,2020,(03):

[1]陈志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体化与乡村振兴[J].文化遗产,2019,(03):13~22.

[2]孙静茹.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有效治理路径探析[J].农村工作通讯,2020,(03):56~57.

[3]总书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划重点[J].吉林农业,2018,(07):1~1.

[4]张金文.民族博物馆如何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例[C]//.中国民族文博2017.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8:110~127.

[5]孙静茹.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有效治理路径探析[J].农村工作通讯,2020,(03):56~57.

[6]黄永林.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基于乡村发展相关数据的分析[J].文化遗产,2019,(03):1~12.

[7]李航.基于空间格局分析的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8]杨红.目的·方式·方向——中国非遗保护的当代传播实践[J].文化遗产,2019,(06):21~26.

[注]基金项目:1.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项目“寒地黑土区域农村保险支持乡村振兴策略研究”(KYYWF1);2.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项目“黑龙江‘非遗’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以朝鲜族流头节为例”(2)

1.彦风晶,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东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三农”经济。

2.谢睿,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一、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1]。“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用20个字概括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3]。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新农村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4]。2018年中央1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到,要“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要继续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并不断总结推广[5]”。因此,我们应从大格局看待问题,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整体社会全面发展相关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靠文化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6]。二、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况由于市级、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详细资料查询不便,仅对黑龙江省的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进行统计。黑龙江省目前共有国家级项目34项,截止到2016年1月共有省级名录和扩展名录317项[7]。1.黑龙江“非遗”项目具有文化多样性且富含乡村地方特色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2016年公布的五批省级名录和扩展名录进行汇总梳理发现: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数量最多,如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等,有81项,约占当前总量的22%;如朝鲜族流头节等民俗类项目,有65项,约占目前总量的18%;传统美术类、传统舞蹈类、民间文学类亦较多,分别为60项、38项、30项,分别占当前总量的16%、10%和8%;传统医药、传统戏剧类较少,两项合计占总数的5%。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最多的曲艺,有7个,例如东北二人转、东北大鼓,鄂伦春族摩苏昆等属于黑龙江特色。黑龙江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占“非遗”项目总数的近一半,在“非遗”数量上满族是最多的。黑龙江拥有除德昂族以外的54个少数民族,人口数约130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其中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温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共十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特有的历史与文化,例如朝鲜族和蒙古族普遍使用的是本民族当地语言、文字,丰富了黑龙江省“非遗”项目,“非遗”大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如齐齐哈尔是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的聚集地,而鄂伦春族只聚集在大兴安岭和黑河的小部分地区[7]。2.黑龙江“非遗”项目多分布在历史名城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2016年公布的五批省级名录和扩展名录进行梳理以及结合黑龙江省省情对比发现:在全省13个地级市(地区)均有分布黑龙江省级“非遗”项目,黑龙江近一半的“非遗”项目分布在以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40千米的缓冲区半径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大多是古代主要城市的遗存地,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或文化中心,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如哈尔滨拥有省级“非遗”项目最多,有113项,而哈尔滨、阿城一带是金上京会宁府所在地,该地盛行金源文化与京旗满族文化,不同文化的交流为该地新的“非遗”项目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牡丹江拥有省级“非遗”项目65项,位列第二,作为唐代渤海国上京所在地的牡丹江宁安地区,清朝时受人口迁徙影响,加之自然灾害和战争因素,当地盛行宁古塔“流人”文化,并使得大量的朝鲜族迁徙在牡丹江境内。近代山东、河北境内人口为躲避自然灾害和战乱去东北谋生的“闯关东”行为,使得文化产生交汇,如评剧、皮影戏、西河大鼓等。省级“非遗”项目数量36项,排在第3位的齐齐哈尔市,它是清朝时的黑龙江省省城,是重要边防城市。而属于资源型城市的鸡西、鹤岗地区的“非遗”项目较少,分别有5项、1项。三、黑龙江农业农民农村概况分析1.黑龙江农业总产值占比上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增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出,2006年黑龙江的农业总产值为817.45亿元,2018年为3634.99亿元;2006年农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16%,2018年比重为22.21%。2006年全国农业总产值为.28亿元,2018年为.6亿元;2006年农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8%,2018年的比重为6.8%。在时间维度上,无论是从黑龙江自身层面,还是与全国的横向比较,黑龙江农业总产值占比处于上升趋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增大,凸显了黑龙江是全国农业大省,黑龙江的省情要求必须寻求农业的可续持发展之路,所以看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黑龙江既要做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要争当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战略机遇、战略途径和战略举措。2.黑龙江城乡收入差距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出,2018年黑龙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与2006年的3552元相比,增长288.63%。一方面,黑龙江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比由2006年的 2.59∶1,缩小到2018年的2.11∶1。另一方面,黑龙江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加大,从2006年的5630元扩大到2018年的元,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7.29%,当前农民增收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后劲不足,农民增收已进入“减速带”,从2006年的10.3%到2016年不足7%,而后2018年艰难上升到9%。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仍是紧要任务,但是也要看到很大一部分农村居民物质上富裕了,可是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精神上仍处于贫困。3.黑龙江城镇化率大幅上升,动摇农耕文化著名的“纳瑟姆曲线”表明城市化的进程大体呈现出“S”型的曲线形状,城市化率有两个拐点,当位于30%左右的拐点时,对应着城市化由起步阶段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当位于70%左右的拐点时,对应着城市化由高速增长阶段步入增速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自城镇化,其中乡村的城镇化是提高城镇化率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2018年黑龙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1%,距离70%的拐点不远。根据第二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黑龙江2006年乡434个,镇470个;2016年876个乡镇,其中乡368个,镇508个,2016年与2006年相比乡少了66个,镇增加了38个,10年之间,乡镇总数量变少。黑龙江的城镇化的影响表现为,农村出现严重“空心化”现象,农民身份被城市化,农村建设被城市化,乡风文明渐退。四、创新发展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乡村振兴的策略如何在宣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愿景之下,也让乡村居民赶上时代发展步伐,享受富足的现代生活?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乡村特色,保护传承发展文化遗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乡村全面振兴、黑龙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是必要的。1.保护和传承“非遗”助力黑龙江乡村文化振兴发挥“非遗”文化的精神价值引领作用。建立“互联网+非遗保护”模式,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实施文化振兴,将“非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黑龙江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四大精神相连,让文化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发挥“非遗”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的功能。黑龙江“非遗”以少数民族为主,要让民众在思想上认同即文化自省,利用动态和静态的相结合形式进行传播即文化自觉。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创新黑龙江的民俗节日形式和内容,规范化地、有仪式感庄重感厚重感地开展活动,即文化自信。黑龙江诸多的“非遗”项目,例如东北二人转、鱼皮镂刻粘贴画和鄂伦春族萨满舞等彰显了黑龙江省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丰厚滋养着黑土地的农民。2.健全“非遗”传承人人才体系助力黑龙江乡村人才振兴在保护和传播中,无疑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应作为特殊人才予以保护好,并应发挥传承人的引领示范作用。黑龙江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偏大,平均处于50岁以上的年龄段,且很多表现出是代际传承,如果这类传统职业,或者是由“行业与居住”形成的传统格局慢慢消失时,其经济价值所支配的从业吸引力会逐渐下降,因此加大对传承人的培养迫在眉睫。同时为了能让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需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数字多媒体等,全面系统地记录手艺人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此外,还应鼓励以副业传承、兴趣传承维系这类“非遗”项目的存续,入门式的“非遗”课、“非遗”体验班、“非遗”体验基地、“非遗”体验活动等越来越聚集人气,可为副业传承和兴趣传承提供人才储备,丰富“非遗”在当代的传承途径和传承方式,同时带动就业与创业。利用媒体对持有或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人给以关注、报道与推广,提升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培养传承人同时,还要加强与多方力量开展广泛的协作,例如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地方精英和社区居民等,可以建立起“非遗”志愿服务体系,实施志愿者分级管理模式,例如给志愿者颁发初级证书、中级证书等[8],加大地区“非遗”项目的可见度和参与度,增强当地民众的广泛认可,动员爱好者加入志愿者队伍。让黑龙江的“非遗”参与到地方的公共文化供给和文化产业供给体系之中,以多种形式走出原有地区、族群和行业。丧失“文化自我”,就会缺乏成长动力,所以扶贫,重要的是“扶智”,形成“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的社会现象,让人人都热爱“非遗”这所“大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探寻内生发展动力。3.实施“非遗”产业化助力黑龙江乡村产业振兴文化也可是生产力,文化可为社会发展提供指引方向。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兴旺,充分应用黑龙江的“非遗”项目,建立健全农业与文化相结合的产业链,帮助农民在家门口充分就业,为村民提供致富渠道。例如以牡丹江宁安市一带的“满族刺绣”为例,可以建立以刺绣产业为核心,农业产业和乡村民俗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发展体系,由个人作坊到村民合作社,再到公司的跨越,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格局。黑龙江发展道路选择的背后,也可视为一种文化的选择,让“非遗”成为激发村民发展信心、激活当地产业的触发器。对“非遗”项目进行价值重构,实现其造血功能,让其发挥文化价值的功能同时,更好地发挥经济价值,将“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协调共生。以此契机拓宽城市资源流向农村的通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例如流头节民俗的传承与开发,形成了渤海特色小镇,进而辐射带动牡丹江经济发展,让牡丹江成为朝鲜族“非遗”中心,然后借由高铁的便利优势,形成“周末游龙江,就选牡丹江”的旅游业务,让“非遗”成为牡丹江新的经济增长点。4.打造社区型乡村助力黑龙江乡村组织振兴乡村振兴需要组织振兴这个保障条件。乡村组织振兴,决定着乡村治理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与乡村人才振兴高度相关,对乡村产业、文化和生态振兴具有直接影响。打造乡村社区,形成村民有机共同体。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创新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创建产业等,将地缘、文化、利益进行联结,重视区域性文化的共通性,整合优化农村资源,进行整片研究,利用乡贤文化、孝道文化、民俗文化、新的乡规民约文化,形成健康的文明的积极向上的农民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尝试营造黑龙江乡村社区。统筹谋划和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民俗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风情园,以及各具特色的民俗小镇,依托这些项目,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激发黑龙江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潜能,出台统一的保护条例办法等,把现存的黑龙江各地区有形的和无形的民俗文化遗产协调发展、共同提高。例如在2015年10月10日被农业部公布认定为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黑龙江抚远赫哲族鱼文化系统和黑龙江宁安响水稻作文化系统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5.健全对“非遗”的活化保护助力黑龙江乡村生态振兴乡村振兴需要良好的生态振兴进行支撑。创建农民安家乐业的秀美家园,挖掘和培育珍贵的乡村旅游资源,坚持绿色发展,严守生态保护。让乡村文化和生态协同振兴,将乡村优秀文化与乡村优美环境创新融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长久动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进行有益探索,设立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黑龙江也可根据乡镇数量较多、GDP排名靠前的地市拥有的省级“非遗”数量一般也较多的情况,尝试设立省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这是在对其进行记录、拍照、摄像存放于博物馆的固化模式基础上,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生存环境一并保护下来的措施。所以,设立专门的承担下列职责的机构:首先,挖掘。依照黑龙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特点,对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发现、搜集、整理。其次,提出保护方案。归纳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制定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要的条件。最后,研究出路。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格局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制约。因此,一些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如很受市场欢迎的黑龙江桦树皮工艺,应形成研、产、销一体化的开发模式进行保护,探寻出一个恰当的切入点,选准方向,挖掘现有的营销渠道潜力。脱贫之后如何防止返贫,仍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想要实现经济增长自动转化为文化“自觉”与能力的增强,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增加文化上的主动,适时地将经济能力提升为社会、文化等领域的“自觉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陈志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体化与乡村振兴[J].文化遗产,2019,(03):13~22.[2]孙静茹.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有效治理路径探析[J].农村工作通讯,2020,(03):56~57.[3]总书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划重点[J].吉林农业,2018,(07):1~1.[4]张金文.民族博物馆如何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例[C]//.中国民族文博2017.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8:110~127.[5]孙静茹.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有效治理路径探析[J].农村工作通讯,2020,(03):56~57.[6]黄永林.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基于乡村发展相关数据的分析[J].文化遗产,2019,(03):1~12.[7]李航.基于空间格局分析的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8]杨红.目的·方式·方向——中国非遗保护的当代传播实践[J].文化遗产,2019,(06):21~26.[注]基金项目:1.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项目“寒地黑土区域农村保险支持乡村振兴策略研究”(KYYWF1);2.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项目“黑龙江‘非遗’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以朝鲜族流头节为例”(2)

文章来源:《黑龙江医学》 网址: http://www.hljyxzzs.cn/qikandaodu/2021/0222/792.html

上一篇:鸭稻蟹稻稻稻有道黑龙江泽兰湖畔生态稻开启农
下一篇:向北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黑龙江经济新动能观察